深刻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建设性

发布时间:2022-06-15 19:06:28 人气: 作者:小编

  ku真人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马克思开创的哲学革命中孕育而生,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即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开创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不断丰富,应该说已经取得了较为完整的理论和行为形态。但如果从建设性的视角对其再理解,就会更加深刻认识到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诸多方面都表现出鲜明的建设性。

  马克思明确界定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实践是人的对象性的活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马克思这样的界定显然有其德国特色、德国风格、德国气派。则建设性地采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界定,认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和东西。

  列举了中国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例子:你要知道梨子的味道,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情况,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实践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实践就在你身边,实践就是你的主观自身与客观对象的交互作用。没有实践,一切梦想都不可能实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实践就是去干、去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就是去干、去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点一滴的事业。这就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建设性地对实践的内涵最简明、通俗而又更深刻、更本质的界定。

  马克思充分认证了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形式。顺着马克思的思路建设性地提出了:人的社会实践中,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在改革开放新时代,随着以革命实践为主要形式,向以建设实践为主要形式的转换,提出了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还要抓政治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四位一体的建设,还进而提出了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这样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就将实践的形式建设性地丰富为五个方面,其中经济建设实践是基础形式,政治建设实践是保障形式,文化建设实践是升华形式,社会建设实践是协调形式,生态建设实践是自然形式。并且这五个方面的实践形式是有机结合于一体的,是必须全面而不是单一推进的、是必须协调而不是畸形发展的、是必须可持续的而不是断裂进程的建设性实践。

  马克思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建设性地将其归结为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改革开放新时代初期亲自推动了关于这一标准的大讨论。现在这一观点已经深入人心。但是人们在公认真理的衡量标准的同时,似乎忽视了实践自身的衡量标准。

  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实际上已经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建设了这样的衡量标准。例如,提出了改革开放实践自身的衡量标准,即“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再例如:科学发展观提出了科学发展实践自身的衡量标准,即“以人为本的标准”是:是否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否尊重了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了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了人民各项权益,是否走了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否做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实际上也是回答了实践的目的,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归根到底是为了人而实践,人是实践的手段更是实践的目的。习提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对这一实践的目的性的精辟再建设。

  第四,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定位,建设性地将其定位为马克思主义精髓之一。

  马克思将自己开创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定位为新的哲学革命的标志,并将“变革的实践”作为新唯物主义即实践的唯物主义的特征,以区别于以前一切旧唯物主义。列宁将实践的观点定位为认识论的第一和首要的观点。

  中国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创造地结合在一起,其成就为世人所公认。在不断的总结中,提出“实事求是”是思想的精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党的十八报告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由此可以看到,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建设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定位为马克思主义精髓之一。因为在“精髓论”中,所讲的“实事”是指的实践中所变革的对象,所讲的“俱进”是指的实践中所经历的过程,所讲的“务实”是指的实践中所提倡的态度。但显然,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整合在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中的,且只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之一,但不等同于其精髓之全部。以之一代替全部,看似突出了简单的“之一”,结果可能是忽略了博大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