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ku真人事:形象生动回答“三个为什么” ——全媒体时代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质效探析

发布时间:2022-06-12 02:26:26 人气: 作者:小编

  ku真人摘 要: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时代课题。本文以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的百年党史为主线,对全媒体时代如何用中国故事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探析,力求形象生动回答中国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质效。

  一部中国的百年新闻事业发展史,就是一部百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实践史。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工作,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时代课题,特别是在全媒体时代,思想领域的交流与竞争、融合与碰撞更加频繁,只有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才能使更多受众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架构和思维真谛,从而准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问题。

  鲜活生动的故事不仅能说服人打动人,还能把许多深刻抽象的理论观点具体化、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好方法、好形式。因此,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从讲好中国故事入手,形象生动回答中国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质效。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资本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具有普遍的真理性。

  真理一旦形成,必将对现实产生巨大的指导作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此前,太平天国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却难以为继;洋务运动试图自强,却折戟沉沙、灰飞烟灭;戊戌变法力求挽回颓势,也百日流产、壮志未酬;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封建制度,但没能保住革命果实,“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各种“主义”“方案”都以失败收场。当“诸路皆走不通了”之时,什么思想能够挽救民族于万一?1921年7月23日,上海望志路106号。一群来自全国各地、平均年龄28岁的人们召开了一次秘密的会议。从此,中国产生了,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用“开天辟地”的中国故事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提质”,一方面,要讲好中国人追寻真理、崇尚真理、坚守真理的心路历程。觉醒年代里,有陈望道翻译《宣言》“蘸着墨汁吃粽子,还说味道很甜”的故事,有“南陈北李”从相识相知到相约建党的故事;下,有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故事,有周文雍和陈铁军“刑场上婚礼”的故事;雄关漫道上,有陈树湘扯肠就义的故事,有老军需处长化身雪中“丰碑”的故事;等等。这些故事体现了中国人为了追求真理和信仰,哪怕千辛万苦,依然义无反顾地苦苦求索。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要用这些故事,引导受众进一步厚植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信念信心。另一方面,要讲好中国人继承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的伟大创造。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理论,中国人更是始终致力于推进理论的创新创造。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农村包围城市”到“支部建在连上”,中国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故事启示受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既不能死记硬背,也不能拘泥于个别论述或停留于具体的结论,而应当将重点放在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上,着力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并运用其解决当下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最具革命性的科学理论,集中体现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上。但一些观点片面地将革命仅仅理解为战争、阶级冲突、暴力与流血,忽视了人对自然、自身和社会关系的改造。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从来都是破与立的辩证统一,批评与建设的相得益彰。

  中国人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还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的胜利将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的断言,面对帝国主义的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面对满目萧条、百废待兴的“一张白纸”,世界听到这样的回答:“多少一点困难怕什么。”多措并举巩固新生人民政权,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困难面前,中国人从不低头,而是于险境中谋生存、于逆境中求发展、于困境中促崛起。

  跟跑、并跑、领跑,都离不开艰苦卓绝的起跑和追跑。用“开天辟地”的中国故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加温”,一方面,是讲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终将崛起的雄辩事实。无数的经验教训一再告诉我们,取得外部力量的帮助固然十分重要,但基本的立足点还是要靠自己。从只能造桌子椅子、茶碗茶壶,到生产出第一架飞机、第一辆汽车,再到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籼型杂交水稻等。年轻的共和国用前30年的奋斗,为日后的建设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前提、制度基础、工业基础,打出了国际地位。讲好这些故事,一是让受众明白,我们踩在前人的肩膀上,前人的肩膀足够硬,才有我们的腰杆直;二是让受众思考,当后人踩在我们的肩膀上时,会不会一踩就塌了?从而激励他们奋发图强,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题中应有之义。另一方面,是讲好勇于斗争、甘于奉献、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为了和平,志愿军将士出国作战,谱写了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的雄壮史诗;为摘掉“贫油少油”的帽子,王进喜带领钻井队战天斗地,“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为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整治“三害”,“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为打牢国家自立自强的基石,钱学森、邓稼先等一大批科研工作者把汗水和热血洒在茫茫戈壁,以惊人的速度创造了“两弹一星”的奇迹……英雄故事是我们重要的精神食粮,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要通过讲好英雄故事,使受众反躬自省、坚定信仰、激发斗志、奋勇前进,让“红色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持续发展的过程,理论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发展性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观点。

  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广东深圳,开山炮巨响犹在,拓荒牛砥砺前行。犹记得改革开放初期,国外认为“能让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在极短时间内来个180度大转弯,就如同让航空母舰在硬币上转圈”。豪迈地号召:“杀出一条血路来!”敢于“大包干”,敢砸“大锅饭”,既“摸着石头过河”也“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思想的禁区被冲破,制度的藩篱被革除。小岗破冰、深圳兴涛、海南弄潮、浦东逐浪……不舍昼夜的改革开放历程,铺展开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就了一次改变中国、影响世界的浩荡进军。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用“翻天覆地”的中国故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赋能”。一方面,是讲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道路。没有思想上的破冰,难有行动上的突围。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思想解放的时代潮,真理标准大讨论由此展开,正本清源、拨乱反正,“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土崩瓦解;一篇《东方风来满眼春》激起了改革开放的千层浪,南方谈话如同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廓清迷雾、照亮前路,一个新的改革开放高潮迅速兴起。讲好思想解放的故事,不仅是为受众联系实际答疑解惑,更是引导受众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是讲好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的硬核道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的,也是富于创新创造精神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创新创造精神始终不移。“我创造,所以我生存”“不改革,死路一条”。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要强调创新精神,并昭示受众: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一往无前,就没有什么困难拦得住前进的脚步,就没有什么风险挡得住梦想的花开。新时代,更需要我们接续“春天的故事”里蕴藏的信念、勇气、智慧,以一往无前的改革创新精神,努力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局面。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揭示了人民“为什么是”和“怎样成为”自己的主人、社会的主人、历史发展的主人,为人民探求自身自由解放的道路和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社会指明了方向。

  人民是中国的执政底气和根本所在。近年来,中国带领亿万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挥洒汗水奋力拼。从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蹄疾步稳;从“八项规定”改作风,到“打虎”“拍蝇”反腐败,全面从严治党固本强基;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打赢脱贫攻坚战,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从共建“一带一路”,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用“惊天动地”的中国故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增效”。一方面,要讲好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的宝贵经验。忆往昔,人民群众筑成红军时期的“铜墙铁壁”,汇成抗日战争中的“汪洋大海”,用小车推出淮海战役的胜利,用小船划出渡江战役的胜利,中国站立在最广大人民之中,就像巨人站立于大地之上,汲取到最为磅礴、最为持久的力量。要用这些故事让受众明白:中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努力让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所以人民衷心拥护和支持。另一方面,要讲好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的正确航向。看今朝,新时代的公仆故事屡屡让人“破防”。“只要我还干得动,我都永远为村里的老百姓做事!”脱贫攻坚中,扶贫干部把心血和汗水洒遍千山万水、千家万户,不让一个人掉队。“我是党员我先上,病魔不退我不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上至108岁的老人,下至出生仅30个小时的婴儿,我们不放弃一名患者,不放弃任何希望。这是为民初心的一脉相承,也是人民至上的崭新篇章。要用这些故事昭示受众:踏上新的百年赶考之路,中国将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团结带领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从而增强政府公信力,进一步维护党在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

  李海青、李航:《从过程论视角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学习时报》2017年0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