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丰富内涵

发布时间:2022-07-21 02:04:36 人气: 作者:小编

  ku真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新的伟大征程上,我们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要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丰富内涵。

  一、从必然性和可能性的视角,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逻辑

  从必然性的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停止了,老是那么一套,它就没有了生命了。”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不仅要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还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具体实际”的应有之义。另一方面,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首先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传统文化中甄别、拣择其优秀的部分;其次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时代新意,并指导其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

  从可能性的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理论上的契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唯物主义的创造性总结,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代表之儒家、道家,其思想中就蕴含着丰富的唯物主义观点。如《论语》中记录的“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子不语:怪、力、乱、神”等对话;《老子》记录的“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等论述,都在不同层面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存在理论契合。

  二、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逻辑

  中国历来重视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忠实的继承者和坚定的弘扬者。习强调“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中国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既是对百年奋斗坚持理论创新的宝贵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再创辉煌的科学指引。

  中国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中已经创造了丰硕成果。从同志对“实事求是”赋予新意,到同志对“小康”概念进行时代解读,再到习用典,为我们树立了二者结合的典范,为今后继续推进这项事业提供了遵循和策略。

  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中,我们要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把蕴含其中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还有丰富的中华人文精神继承好、弘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