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体系”建设大家谈】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之我见

发布时间:2022-07-18 05:13:58 人气: 作者:小编

  ku真人作为全球性大国,中国正稳稳地走近并有可能经过自身的不断发展在可预见的未来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的场景正在逐渐转化为“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离不开世界”。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中国对国别区域全球知识的需求正变得前所未有的迫切。在新版学科目录中,区域国别学正式被列入交叉学科门类下新的一级学科,反映了我国在新的历史阶段对外部世界加深理解的战略取向。由此,超克西方中心主义,构建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理应成为我们的学术自觉、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

  区域国别学是针对特定国家或者区域的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进行的全面深入研究,本质上是世界性大国专有的天然的全方位交叉学科,是多学科、跨学科、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领域。

  不同于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所属的各学科,区域国别学既依赖这些学科的理论和知识供给,但又具备更为鲜明的个性:

  第一,区域国别学作为一门学问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强烈的国家中心主义色彩和独立的战略价值。世界主要大国无不从国家安全的高度,把区域国别学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积极构建跟本国发展外部环境密切相关的国别、区域和全球知识体系。毫不夸张地讲,区域国别学本质上就是确保大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屠龙术”,这种与国家利益天然同构的特征远比其他学科突出。

  第二,学科交叉融合被认定为区域国别学的核心属性,使区域国别学对既有学科体系构成重大补充。浅层意义上,区域国别学因为包含了诸学科的研究内容,因而这些学科的边界无法涵盖区域国别学,进而使区域国别学必须超越现有学科的框架。深层意义上,其他学科都是基于特殊的研究问题、研究领域、研究范畴、研究方法而获得身份认同。与之相反,区域国别学的特殊之处是在方法论上。换而言之,区域国别学研究的问题完全可以和其他学科重合,但其他学科通常是基于单一学科的研究,而区域国别学必须是多学科、跨学科、学科交叉融合。

  作为认识外部他者的重要工具和方法,区域国别学一直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晚清以来的中国变革史表明,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汲取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智识来源。当前我国的国际角色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需要比以往更加全面、系统、深入、恰切地理解世界。中国崛起为全球大国、为区域国别学的发展提供了重大契机和关键挑战,这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维度:

  第一,从国家需求看,“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渐渐被替换为“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离不开世界”。这种历史性的转型要求中国在知识领域同样成长为一个规范性大国。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推而广之,一个没有扎实的国别区域全球知识体系做支撑的国家同样不可能稳稳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日益崛起的现实和迫切需求与我国的区域国别学知识供给之间的矛盾和鸿沟,已经成为中国成长为全球性大国的一个制约因素,国家急需大批满足国家重大政策研究需求和外交外事以及国际组织等涉外实际部门的“国别通”“领域通”“区域通”人才。这种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首先会反映在对其语言应用能力和政策研究水平的需求上。

  第二,从社会需求看,涉外经贸部门、教育国际化等领域对本领域高层次人才需求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亦在增长。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意识形态四大国家权力支柱中,我国在经济领域的比较优势尤为突出,这构成了我国崛起为全球性大国的基本前提,拓展对外经济联系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是我国增强综合国力和扩大国际影响力的基本工具。从事外经贸工作不仅需要世界经济、国际金融等普遍性知识,也需要国别与区域研究方面的专门知识。此外,我国从事国别与区域研究的专业人员饱和度仍然较低,具有指导本学科教学科研的高水平人才更为短缺,也制约了我国通过教育国际化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速度和规模。

  第三,从个人需求看,了解世情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掌握党情国情的有益补充。三者缺一不可,同等重要,不可偏废。正如习主席强调的“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大国国民拥有健康的大国心态是其中应有之义。中国人对于外部世界的知识需求正在不断升级,区域国别学在此意义上可以为每个国民提供科学客观认知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方法,促进人的全面成长。

  与上述需求相对应,区域国别学将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智库发展、国际合作等多个维度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这意味着,区域国别学可以由此建立起相应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课程体系、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夯实中国担当全球和地区治理引领性力量的基础,支撑我国争取国际话语权、维护国家安全、捍卫国家核心利益,使社会各部门的发展与国家发展战略真正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区域国别学可以为中国大学生亟需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提供基础性课程,增强其基本素养,培养思想健全的新一代“身处中国、胸怀天下”的优秀国民,这将成为中国担当国际事务“先行者”“引领者”“塑造者”的最强大的力量来源。

  结合上外已经开展的区域国别学交叉学科建设的经验,笔者认为,推动其整体的发展进步至少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理论和方法论构建力度,夯实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基础。区域国别学作为交叉学科大家都能认同,新学科专业目录中也规定了区域国别学可授予学位是文学、法学和史学,但具体哪些学科可以交叉融合,又有哪些特有的理论与方法,从各校先行先试的各种做法看,似乎尚未完全形成共识。为夯实其学科基础,至少人类学与地理学似乎可以增补其中,以进一步增强学科交叉基础,培养适合新时代我国战略需求的区域国别学卓越人才。此外,在建设区域国别学的过程中,加强对美、欧、俄等大国的区域国别研究学术史的研究也很有必要。只有充分汲取他者之长,才有可能让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建设行稳致远。针对现有研究宏观多微观少、务虚多务实少、本本多在地少、定性多定量少等不足,可有意识地引导研究方法论的大讨论,并据此调整研究模式,提升高水平、高层次区域国别研究成品的供给能力。

  第二,完善研究布局,形成分工精细、差异发展、互补互学、协同创新的新局面。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先后经历了五波区域国别研究建设浪潮。2021年上半年,全国共有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建设单位444家,已经形成主要大国、重点地区、关键小国三位一体全覆盖的“大格局”。但问题也同样突出,比如主要研究力量仍集中在大国和周边国家,研究对象过于扎堆等,和20世纪60年代基于全国“一盘棋”理念设立的清晰分工布局形成鲜明对比。本人认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大而全”应体现在国家层面上,“小而精”“小而美”可以作为各校推进区域国别学相关学术研究的基本准则。上外在“十四五”期间,明确在继续保持中东研究特色发展的基础上,将新亚欧研究、欧洲研究列入高峰学科和“双一流”学科建设计划。这是因为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把做精做强、做优做特真正落到实处,区域国别学才能在牢记“国之大者”前提下做专做实,避免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

  第三,明确功能定位,基于“精”“专”“深”“透”理念强化区域国别学的应用基础。有必要运用不同方法、基于不同视角细化政治、经济、社会等不同领域、不同议题研究,避免现在的相关研究常见的两个“异化”:一是将区域国别研究“异化”为区域国别外交研究;二是进而“异化”为中国与特定国别和区域的双边关系研究。有必要在强化基础性学术研究的前提下加强信息类研究,推动政策性研究,开展战略性研究,真正做到“讲政治的学术研究”和“有学术的政策研究”有机结合、互为支撑。忽视扎扎实实的基础性研究,任何综合性、全局性、战略性研究和前瞻性、功能性、实效性研究都将难免“空对空”的纸上谈兵效应。对于学校而言,战略扶持具有前瞻性、基础性,区域国别研究机构及其成果应该是优先方向。

  第四,精准引育优秀人才,建构中国学者与作为研究对象的国别或区域学者紧密合作的知识生产共同体。区域国别学和其他一级学科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供给的是特殊的地方性知识,不少属于冷门绝活。对于外部世界的理解,尤其是对特定的话语、行为背后的历史、文化、心理等逻辑的认知缺少了“内部人”的敏感和直觉,仅仅靠自己的学者难免有所偏差。学会借力生力,才能省时省力。可以通过外国专家专项计划加大对研究对象国别和区域的高级专业人才,促进“以夷研夷”和“师夷通夷”平行发展。这样实现我国区域国别研究人才队伍的国际化改造,一来可以改变以往主要借助西方学者的区域国别学知识体系理解外部世界的缺陷,二来也可以依托研究对象国别或区域的学者群体加大中国话语传播、中国经验落地、中国方案实践、中国道路体认的力度和效果。

  第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强化区域国别学的支持保障。没有专业化、系统化、科学化的基础条件建设,区域国别学很难实质性地高质量推进。上外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一是确保充足的经费支持;二是用好和相关部门的“旋转门”和“直通车”机制;三是重视数据科学和区域国别研究的嵌入式发展路径,加大数据库建设力度;四是支持建设专业化、特色化的图书文献特藏;五是建立广泛而扎实的国际合作伙伴网络。

  就个体而言,学者首先也是最需要做的,是提高自身“咨政”“咨商”能力,推动区域国别研究整体上实现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大转型”。针对现有研究宏观多微观少、务虚多务实少、本本多在地少、定性多定量少等不足,学者们应有意识地引导区域国别研究方法论的大讨论,形成发展新区域国别研究的共识,并据此调整研究模式,提升高水平、高层次区域国别研究成品的供给能力。尤其有必要加大“时效强、基础实、质量高、可操作、够前瞻”的决策咨询产品的供给,使我国在面临纷繁复杂的国际、地区和特定国家形势变化时能做到科学决策、精准决策、前瞻决策。

  其次,应积极参与改进“育人”模式,加速“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区域国别人才梯队建设。有必要建立健全交叉学科门类下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培养全链条,加大新生代研究力量培养力度,尽快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持续的新型区域国别研究卓越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建设为支撑,科学建设区域国别学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是其中应有之义。

  再次,应高度重视参与话语“传播”,彻底改变“有理说不出、说了没人听”的局面,并尽快助力国家形成同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学者们应充分利用熟练掌握区域国别学知识体系的比较优势,以兼具解构力和建构力的学理为支撑,形成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分众、分国别、分地区的国际话语,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讲透“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更加充分、鲜明地展现中国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最后,应踊跃投身“启民”大业,在服务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之余,尽力推动作为大国国民的一个个“人”的全面成长。大国崛起不仅仅表现为GDP的增长、军事力量的增强、科学技术的腾飞、知识生产的活跃,更表现为每个个体思想的健全。今天,中国成为引领世界发展的核心力量,由此也需要更多超越狭隘民族国家边界、真正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优秀国民。从事区域国别学的学者理应通过公开的普及型作品启发民众建立起“立足本土,放眼全球”的自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