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马克思】刘建军:马克思与信仰(3)

发布时间:2022-07-16 15:25:09 人气: 作者:小编

  ku真人从本能的信仰向自觉的信仰转变,包含着许多方面。比如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零星要素到形成系统,从虚幻到真实,从空想到科学等。其中,从空想到科学具有决定性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功绩,就是把这种自发的、不成型的、虚幻的信仰变成了理性的、系统的、科学的信仰,为这种信仰奠定了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吸取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吸取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系统总结工人运动的实践经验,经过长期深入的研究探索,创立了以“马克思主义”命名的科学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而信仰作为科学社会主义部分的核心结论和价值追求,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基础的,并以科学社会主义的其他原理为支撑。这样,曾在人类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信仰因素,被纳入马克思主义体系之中,并获得完备的理论论证和学理支撑。这时的信仰已经不再是历史上那种虚幻和空想性的自发信仰,而成为了具有科学性的自觉信仰。从此之后,我们所说的信仰已经不再是泛指历史上各种形式的信仰,而是特指科学信仰,即马克思主义信仰了。

  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真理力量,这种力量主要来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特别是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并最终实现的必然趋势,这是人类科学思想的最大成果,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创造美好生活,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这些理论是对客观世界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具有客观真理性和科学价值,同时当人们掌握和认同这些理论,并以此作为自己理想信念和行为追求的时候,就变成一股非常强大的精神力量。相比宗教和迷信的“心诚则灵”式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力量是更坚实、更强大的。

  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科学的力量,而且具有道义的力量;不仅站在科学的制高点上,而且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马克思主义的道义所在,就是它深刻的人民性。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追求解放与发展的理论,是为人民谋利益和为人民服务的理论,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者和人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成为不变的宗旨。从信仰的角度说,这就意味着“人民”是人的“上帝”,是最高的信仰对象和献身对象。可以说,“人民至上”是我们的根本信念,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标志性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信仰也可以称为“人民主义信仰”。

  远大理想之所以可贵,之所以值得追求,不仅因为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且因为它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彻底解放之所在。离开了人民利益的实现,离开了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离开了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不能把握远大理想的实质和真谛。

  谈到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会涉及三个不同的概念,即无产阶级、人民群众、全人类。这三个概念的所指当然有范围大小上的区别,但从性质上讲,它们是同一系列的概念。因而不论使用哪个概念,基本意思都是一样的。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他们主要使用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提法,使用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提法,而不大用“人民”的提法,这是由当时的具体情况和语境决定的。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传播,特别是在社会主义中国,“人民”成为最核心的概念,它实际上把无产阶级包含在内,并具有某种人类性的意义。

  人民是我们的力量之源。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一个组织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全体人民的力量则是无限的。马克思主义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信仰也能够成为人民所认同的信仰。尽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学习掌握它需要有较高的学养,但马克思主义从思想内容上说是朴实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完全能够掌握的。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不在词句之中,不在复杂的理论操作之中,而在现实生活之中,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之中。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既可以折服知识精英,也能够打动最普通的群众。我们虽然并不要求普通群众都要信仰马克思主义,但我们也不能否认,马克思主义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能够为普通群众所认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