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最新概括

发布时间:2022-07-15 10:04:15 人气: 作者:小编

  ku真人中国从建党伊始就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史,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即在实践中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并将实践经验进行升华,创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80多年来,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从实践层面讲,第一次找到了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第二次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找到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理论层面言,这就是在不断向前推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29年看,包括在内,我们党召开了6次代表大会。如果说每次代表大会都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那么刚刚闭幕的,对改革开放29年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科学总结,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它的一个显著理论成果,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创新有两大最新概括。

  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后历史发展的伟大转折,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的历史起点。从那时以来,我们国家的面貌、我国人民的面貌和我们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报告回顾了改革开放29年的历史进程,对取得伟大成就的基本经验作了最新总结。十六大在总结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13年的历史时曾讲了“十个坚持”,说明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集体怎样加深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所积累的丰富经验。

  对改革开放29年来,我们党怎样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进行新的伟大革命,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使中华民族强大起来的历史经验,进行新的总结,讲了“十个结合”。这就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这“十个结合”,是全新的概括。它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体现了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结合”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总要求的具体展开。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这不是一句空话,它有丰富的内涵。但是,要将其丰富的内涵科学地揭示出来,需要长期的理论研究,对各个方面的实践经验加以科学总结。过去从这样那样的角度或层面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历史经验作过不少总结。但是,近些年来,直接地将怎样具体结合,在哪些方面结合放在一起展开一一论证,在党的重要文献中还不多见。这是第一次具体说明29年来我们党在上述10个方面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重要文献。这样实实在在的概括具有开创意义,对迎接改革开放30周年,进一步总结历史经验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二是体现了对29年历史发展的多维把握,具有与时俱进的全面性。对历史经验的概括,全面性是最基本的,但29年的时空跨度不小,要概括得全面准确并非易事。这“十个结合”的概括从指导思想、基本路线到基本纲领和基本方针政策都包括了,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诸多方面,既有长期坚持的一贯结合内容,又有与时俱进的最新结合内容。它体现了历史性特征和时代性特征的有机统一,为明年进一步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经验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初步基础。

  三是体现了对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对立统一的把握,彰显了党的思想认识和方针政策的辩证性。既然是讲“结合”,其前提就是存在着矛盾着的两个方面,“结合”就是将矛盾着的两个对立方面统一起来。从“结合”角度进行总结,凸显了认识辩证法的光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理论的发展,如同实践的发展一样,其速度之快、成果之多、影响之大,在党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十三大首次勾画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十五大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创新理论概括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十六大将十五大后的创新理论概括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建设和谐世界等等。这些都属于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对这么多的创新理论怎样表述,就不能不将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两大创新理论和十六大以来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加以整合。如何整合?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最新概括。这个最新概括至少有这么三大优点:

  第一,它突出了理论体系的本源性。自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念以后,这些年来,我们党不仅将探索的道路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且最初对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的概括,用的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称谓。十五大指出,由于“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我们党把它称为理论”。十六大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说得清楚,它是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同志在报告中讲科学发展观等新的理论时也指出,它们是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因此,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称谓将改革开放以来的创新理论加以整合,突出了理论体系的本源性。

  第二,它突出了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源性。改革开放29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同志在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所以,这个最新概括能突出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源性。还应当指出,过去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没有明确的界定,报告首次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还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从理论上说,这也是一个最新概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三,它突出了理论发展的开放性。小平同志说过:我们要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作为其经验总结的理论也会相应地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成果会越来越多。如果不加以整合,对一个又一个的创新理论如何表述会成为很大的困难。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称谓,就可以将以后不断发展的创新理论都统统地包括进去。同志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就说明了这个科学称谓的开放性。(来源: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