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ku真人上海论坛在沪召开

发布时间:2022-07-15 03:43:21 人气: 作者:小编

  ku真人6月18日,由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分教指委、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主办的第19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上海论坛在沪召开,会议围绕“唯物史观中的人类文明互鉴与中华文化自信”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研讨。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6月18日,由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分教指委、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主办的第19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上海论坛在沪召开,会议围绕“唯物史观中的人类文明互鉴与中华文化自信”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研讨。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委党校等单位140余为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上海市教科院德育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宗爱东,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分教指委主任委员、上海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天恩,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闫坤如教授分别致辞。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国建主持开幕式,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焦成焕主持闭幕式。

  闫坤如表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上海市教委的精神,认真履行自身职责,进行马原理的课程培训、师资培训等工作,充分发挥主任委员的作用,积极进行思政课改革。

  宗爱东提出,讲好大道理要有大目标,需要建立体系作支撑。我们要推进课程建设,也就是立体化课程体系建设,同时要不断推进方法上的改革,建立起多元的队伍。通过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积极打造大思政课综合改革实验区,构建校内校外育人共同体。

  王天恩认为,当今世界有着完全不同以往的时代背景,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人类文明发展,科学文化的权重正不断增加,科学技术已成为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今世界人类认识正面临重大范式转换,当代信息文明发展的涌现性愈发明显。人工智能的发展,为历史之谜和生命之谜提供了破解的机制性条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既面临着重大历史机遇,又面临历史性的任务,其不仅大有可为,还担负着重大历史使命和责任。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既要深深扎根于实践大地,也要深刻理解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推动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

  上海高校“原理”分教指委主任委员、上海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天恩致辞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思想政治课研究》杂志主编、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曹景文主持第一、二阶段主题发言,由上海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黄力之作点评。

  上海财经大学资深教授鲁品越提出,唯物史观中的人类文明发展,应重视本国土壤的厚植和实践的深化。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都植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是民族智慧和精神追求的结晶。中华文明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共同创造的文明,“天人合一”与“家国一体”是基本的文化基因,是具有强大内在凝聚力与外在包容力的文明。新时代的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二者的辩证统一,中华文明将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进一步发扬光大。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同舫认为,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需要把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把握中华文明复兴与人类共同发展的时代命题,需要推动不同文化交流范式的转型,以有效协调中西文化之间的关系。正是由于中西“比较式对话”的历史限度与文化发展现实需求的转化,“合作式对话”的价值理念应势出场,并积极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方案之中。“合作式对话”凸显了中西文化相容相长的价值共识,内含文化意识、人类意识和全球意识,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建构方面具有正向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案与实践则能够有效推动中西方之间实现异质互通、分歧弥合与冲突化解,从而擘画合作对话、和谐共处、繁荣共进的历史图景,实现人类的共同发展。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同舫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鹏颖提出,文化自信要坚持走中国道路。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亟须加强对中国实践的把握。“坚持中国道路”作为中国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既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的宏大叙事方式,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自信的时代彰显。我们之所以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充满自信,具有坚定而深厚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归根到底是因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信心来自于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积淀。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鹏颖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吴海江表示,习依据人类文明的创新性发展,提出了内涵丰富、系统完善的文明交流互鉴观,构成马克思主义文明交往理论和话语体系的现实创造。围绕文明交流互鉴,习阐释了人类文明多元并行的认知图景,传递了亲、诚、惠、容的价值取向,明确了对本国本民族文明自觉自信的底线思维,指明了“世界大同,和合共生”的美好愿景,规制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方案。这些具有历史厚度、理论深度和时代温度的新观点、新思想、新理念,在破除普遍与特殊及其衍生的自我文明与世界文明、普世主义与多元主义等二元对立思维的同时,也明确划定了与“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文明同质论”的话语边界。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允熠表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是我们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愈发重视对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这对持续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深刻启示。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明晰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明确只有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才能更好地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在会议第二阶段发言中,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国娟认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只有善于通过文化交流互鉴促进自身文化发展并实现文化发扬光大者,才能不断铸就高度的文化自信。这是因为,文化自信有其形成过程,它必须经历文化的自我塑形、自我发现、自我确信等,而“交流互鉴”则始终贯穿其中,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具体而言,文化在交流互鉴中不断吸收外来以实现自我塑形,在交流互鉴中不断反思自身以确认自身价值,在交流互鉴中不断互相借鉴以实现融合发展,从而实现文化自信。另一方面,文化自信的增强,又会反过来进一步推动文明间的深度交流、广泛和解,直至促成人类文明的共同繁荣。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国娟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拥军以“人类新文明类型与中华文化自信”为题做了分享,从互鉴、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古代文明和西方近代文明的差异。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孙咏的题目是“唯物史观中的人类文明互鉴与中华文化自信”,提出要把唯物史观的研究、探讨与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文明发展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更好把握、汲取中华文明的精神宝藏。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孙咏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桂芳认为,中华文明需要确立基于新时代具体实际的马克思主义中华化的文明新体系,更好实现中华文明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和中华优秀文明观的深度融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共生理念引领世界文明潮流,“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国际合作平台,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世界文明互鉴的精神之源和深层内涵。

  黄力之表示,把握文明交流互鉴离不开对现代性的思考。现代性主要体现在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市民社会,主要是通过自由、平等和所有权或者是财产权这三个范畴,展开马克思对于现代性的批判。马克思讲的现代性是他所经历并所看到的时代即资本主义社会,而进入21世纪,资本主义本身已发生较大变化。为此,我们在对现代性做思考与批判时,要结合当下资本主义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新现象,做出更为深刻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深化对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理解。

  《思想政治课研究》杂志主编、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曹景文主持第一、二阶段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解放日报》理论工作室主编王珍主持第三阶段主题发言,由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杜仕菊作点评。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金瑶梅教授认为,文化自信要夯实理论与实践根基。社会是最终实现“两个和解”的特定社会发展阶段。马克思与恩格斯关于“两个和解”的经典阐述为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双重解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谐思维,主张“天人合一”,并构筑了一整套人际和谐相处的形而上反思模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又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共处。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金瑶梅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徐世甫教授表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离不开对百年变局的把握。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虽然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是世界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去全球化反全球化浪潮蔓延,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地区冲突时有发生,人类面临许多共同重大挑战。 “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面对一系列的世界难题,习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为人类文明互鉴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立足于唯物史观,从世界历史视角指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跳出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形而上学陷阱,坚持历史辩证法,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共赢共享,实现世界繁荣发展。

  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徐世甫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黄福寿认为,文明互鉴论扬弃和超越了“文明冲突论”和“文明中心论”,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反映了世界文明史演进的正确方向,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不同文明和谐共生的价值基础,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能级提升、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坚持开放包容是中华文明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得以不断彰显的历史选择。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永章教授提出,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渊源,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文化自信的本源。新时代的文化自信,最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具有中国风格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自信,对先进的中国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对中华民族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贡献中国智慧的自信。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永章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杜仕菊认为,文明交流互鉴的产生体现了历史唯物论与历史辩证法的高度统一。人类发展史就是文明交流互鉴、共生并进的历史,丰富多彩的当代世界正是由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形塑而成。一种文明只有通过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在互鉴中才能体现出更大的价值,并且促进自身文明的发展。中华文明延续至今,其所具有的兼容并包的特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解放日报》理论工作室主编王珍主持第三阶段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小勇主持主持第四阶段主题发言,由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黄伟力作点评。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鲍金教授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需要超越资本主义文明形态带来的历史限度,从而开辟出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为人类走向提供思想的滋养、文明的积淀与价值的范导。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鲍金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邹安乐的发言题目为“新时代战略思维与中华传统文化”。他提出,新时代战略思维,既从中华民族和全世界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中汲取精神滋养,又紧密结合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也深深地扎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彭兴伟以“普遍交往与世界历史:理解唯物史观的两个重要视角和问题域”为题作了分享。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彭兴伟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富文认为,新时代脱贫攻坚的人民共享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提供了重要镜鉴,人民共享对消解西方发达国家资本至上逻辑具有重要价值示范意义。

  黄伟力认为,文化自信要以文明互鉴为前提。中国是一个有着古老文化传统的国家,在民族复兴和社会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建构新文明形态的历史课题。建构新文明形态,离不开与其他民族的文化或文明的交流、借鉴和融合,在这一过程中,特别需要有足够的文化自信。只有具备足够的文化自信,才能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或文明视为平等的主体,从而形成健康理性的互鉴心态,既不妄自菲薄,又不一味排斥;只有具备足够的文化自信,才能建立起明确的主体意识,根据既有传统和发展要求,从其他民族的文化或文明中汲取为我所需的有价值元素,在互鉴中充盈而不是迷失自我;只有具备足够的文化自信,才能勇于直面自身文化传统中存在的缺陷,兼容并蓄其他文化或文明中的优秀元素,从而开创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文明形态。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小勇主持主持第四阶段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邱仁富教授在会议总结中提出,中华文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告诉世界,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要充分尊重世界的不同文明,推动文明平等相待。文明交流超越隔阂,要充分把握文明的平等性,将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作为文明交流的前提和基础。文明互鉴的核心在于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生发展。要有一双“慧眼”充分认识到不同文明之间的优点、特色,任何一种文明都有其可借鉴之处,通过多元合作,推动国家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在互鉴中增进理解,走向共同繁荣发展。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邱仁富教授作会议总结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