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真人《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还马克思真面目(图)

发布时间:2022-06-15 08:34:42 人气: 作者:小编

  ku真人特里·伊格尔顿,英国当代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和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化批评家。其代表作有《力量的神话:对勃朗特姐妹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批评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学理论引论》、《批评的作用:从观察家到后结构主义》和《审美意识形态》等。这些著作在当代西方美学界尤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界都有相当广泛的影响,以至于有人把他和美国的詹姆逊、德国的哈贝马斯并称为当今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三巨头。

  作为西方学术界颇具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者,特里·伊格尔顿为一般大众写了一本相对通俗的读物《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其目的是尽量抹去人们加在马克思头上的种种有意无意的误解和曲解,恢复马克思的真面目(这里的“马克思”,兼有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意思)。这本书囊括了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之日起西方社会从各方面对马克思的攻击与质疑。150年来不断累积的新老问题,看似林林总总,但从根本上可以归结为三类。

  对于所谓“马克思已过时;资本主义全面胜利,马克思彻底失败;工人阶级不存在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主体不存在”等观点,伊格尔顿以无可辩驳的证据证明:当今世界,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到亚、非、拉这些发展中国家以及欠发达国家,工人阶级不但没有消失,相反正在增长。工人阶级的构成发生了变化,而工人阶级的总量有增无减。他指出:与以往工人阶级主要是指产业工人不同,今天的管理人员、服务人员以及知识分子其实都是工人阶级的组成力量;不仅工人阶级的数量在不断增长,世界贫困人口也不断增大,贫富悬殊进一步拉大;资本主义的全面胜利,并没有给世界人民带来真正的财富,财富只是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资本主义固有的内在弊端就在于资本不可遏制的向外拓展,这就是资本主义内在逻辑的稳定性。而且他还认为:只要资本主义不打破这种稳定性,马克思对它的批判就是有效的;资本主义存在一天,马克思就不会消亡。

  针对所谓“马克思主义在今天的政治活动之中已经没有效力”这一说法,伊格尔顿指出:不论是在女权运动还是环境保护运动中,尤其是在反殖动中,马克思主义发挥了很大的历史作用,这几大运动都从马克思那里吸取力量。他进一步指出:正是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最先开展女权运动,在20世纪亚、非、拉轰轰烈烈的反殖民革命之中,马克思主义得到了最热情的拥护。即使是环境保护主义,也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天然的联系。按照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构想,以及对资本主义无情掠夺自然资源的批判,伊格尔顿说马克思如果生在今天,一定是坚定的环保主义者。

  西方在理论上一直以来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他们加在马克思头上的历史、经济决定论。还有一个重要的理论批评是:西方人坚持所谓“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的那种人间天堂,不过是一种乌托邦而已。马克思无视人性,看不到人性的险恶,才会设想这种不着边际的空中楼阁。相比于西方对人性的深刻洞察,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幼稚的乐观主义”。

  对以上这些问题,伊格尔顿的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他指出:马克思虽然宣称一切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但是马克思所说的历史并不是指任何发生的事情,而是指具有重大事件发展进程意义上的历史。其实,革命、阶级、社会主义这些概念都不是马克思的首创,阶级斗争理论也不是马克思的全部,马克思的特色在于将阶级斗争和生产方式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历史观。同样,马克思也绝非经济决定论者。马克思强调经济的主导作用,但是并不认为经济是唯一的因素;马克思还强调其他的因素,并没有将一切社会现象都还原为经济。伊格尔顿还指出:马克思在对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的社会、政治和军事动因进行研究时,并没有说这些动因只是深层次的经济因素的表现。

  马克思并不简单地讨论人性问题,决定一个社会进步与否的因素也不是人性而是制度和教育。资本主义并不代表一切的人性。与抽象普遍的人性相比,马克思更重视个性的发展,并与人的全面发展联系起来。同样,马克思也不承认抽象的平等,而是具体的平等。这就是每个人都享有自我实现的权利,都有权利以自己的行动塑造社会生活。每个人都在保持自己个性的基础上获得自我发展。这种平等是为了个体之间的个性而存在的。资本主义理论家鼓吹的所谓平等,是抽象空洞的虚假平等。

  在西方社会中,马克思理论的核心唯物主义学说向来遭到严重误解和恶意歪曲。他们指责马克思主义相信物质决定一切,忽视精神和道德的存在。这显然是不着实际的无知妄说。伊格尔顿一面强调唯物主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学说的普遍有效性,一面也指出实际上马克思重视精神,尤其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当然马克思从不否定物质对于精神发展的影响。马克思是中欧伟大传统培育出来的很有修养的人,喜欢艺术尤其是文学,具有高超的艺术鉴赏力,他还计划写一部美学著作、一部伦理学著作、一部戏剧研究,并打算结束《资本论》的写作之后,着手研究巴尔扎克。马克思并不反对道德,他反对的是道德主义,即把道德抽离具体历史语境而得出一套绝对的道德判断。马克思是一位不屈不挠的道德思想家,否则很难理解他对资本主义道德的辛辣批评。不仅如此,马克思也是亚里士多德伟大传统的继承者,道德并非意味着法律、义务、守则和禁令,而是如何以最自由、最完整、最能实现自我的方式生活。马克思长期生活困顿,但是却不忘全人类的苦难和解放。

  这类问题比起前两类来要尖锐和实际得多,因为这已经越出了纯粹的理论辨析,这就是一个多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实践的结果。在西方批评者的眼里:从苏联开始的社会主义实践最终证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后果就是少数人压制大多数人的,这种所谓的无产阶级专政,以暴力革命的方式建立起一个个集权政府,没有任何民主和个人自由可言;苏联以及别的一些社会主义的政治实验,虽然也取得了一些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几乎离不开暴力革命、专政。

  面对这方面的尖锐指责,伊格尔顿并没有退缩。他提醒西方那些反对革命的人:马克思并不以暴力来定义革命,也并不认为举国动荡才是革命应有的状态。苏联的许多措施都是循序渐进的。历史上,大多数的国家政权都是通过暴力手段建立的,英国本身就是长期革命的产物,只不过因为成功而抹去了革命的痕迹。他尖锐地讽刺道:时下多数西方人声称自己的立场是反对革命的,其实不过是反对某种形式的革命而偏爱另一种形式的革命。工人运动的目的不是制造暴力而是终结暴力,世界上大多数的工人抗议都是和平的。相反,资本主义的历史是真正的暴力史,充满了全球战争、殖民掠夺、种族灭绝和本来可以避免的饥荒。法西斯主义就是极端资本主义的产物。

  伊格尔顿指出:苏联的社会主义,也就是斯大林主义,不过是扭曲的马克思主义,偏离了马克思的本意。按照马克思的估计,落后国家不能发展社会主义,一国不能发展社会主义。而社会主义都发生在落后地区,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物质积累,没有培育真正成熟的无产阶级,这样的社会主义往往难免扭曲。当然,由于落后以及资本主义国家的敌视和围攻,这些国家几乎只能实行专政以集中国内力量对付外来敌人。至于西方世界念念不忘的民主,也是马克思的兴趣所在,只不过马克思主义看透了议会民主不过是少数人的假民主。马克思希望的是真正的民主,每个人都能享有的民主。社会主义本身就包含着民主的内涵。至于马克思最后的远景,是消灭阶级,实现全人类的自由。伊格尔顿进一步指出:马克思的唯一目的,就是让所有人获得自由。马克思主义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解放理论,目的就是全人类的解放。“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毫无疑问,自由是马克思思想的终极远景。

  东莞外来工群像:每天坐9小时 经常...66833日本女生的冬天:真的是上身厚衣下...